1. 首页
  2. 微信营销

节约悖论:越节约越穷,越消费越富

一个游客到一个小镇游玩,他走进一家旅馆给了店主1000元现金,打算选一个房间,他上楼以后,店主拿这1000元给了对门的屠夫支付了前几个月的肉钱;屠夫去养猪的农夫家里把欠的买猪款付清了,农夫还了饲料钱,饲料商贩还清了赌债,赌徒赶紧去旅馆还了房钱,这1000元又回到旅馆店主手里,可就在此时,游客下楼说房间不合适,拿钱走了,但全镇债务都还清了,人们快乐了!问:在这个过程中有谁吃亏了吗?

怎么样?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有意思?乍一看大家都没有吃亏,但是仔细想想故事中1000元只平衡了各方债务,却无实际创造,看似都盈利,却又都无利润存在。钱只有流动起来才有用!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创造新的财富。

这时候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概念:节约悖论。

“节约悖论”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但根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约悖论”。

比如有这样两个紧邻的国家A和B,国家A的姑娘们自由、热情、奔放。总是想办法将自己打扮的美美的,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丑的人只有懒的人。工作之余每个人都喜欢买买买。街道上、商场里,总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而国家B的姑娘们,从小就被告诉要节俭持家,除了生活必须,不应该浪费一分钱,存在银行才是最安全最恰当的。假日的时候,大家也都在家里休息,除非必要,绝不出门,商场里总是冷冷清清,街道上也很少能见到店铺。

就这样不久,人们惊讶的发现,A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不光没有因为消费而入不敷出,反而生活的越来越好。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反观B国呢,大家都在努力的节省开支,反而生活的越来越艰难,日子过得越来越艰苦,每个人都面黄肌瘦。

是不是很有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消费就是别人的收入,消费减少意味着企业收入减少;企业收入减少,经营困难,就会消减产量,解雇工人;工人收入减少,甚至被解雇,就更不敢消费了,导致企业收入进一步减少;企业再减产、再裁员·····如此往复。所以,越节约,国家越穷,形成“贫困循环”。

闪电(微信号:lanrenxin)总结:

节约对个人来说是好事,增加财富,但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则是坏事,如果人人都节约,消费降低,整个国家的经济就会萧条。

除非注明,本网站均为原创。发布者:lanrenxin,转载请联系猴哥(微信:id5169)侵权必究,本文地址:http://www.hougebiji.com/2236.html

联系我们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