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精选干货

科普文:新加坡自由贸易港不是一天建成的

自由贸易港作为是一国经济开放的窗口,是贸易自由化的最高表现形式,对于区域及全球经济的引领作用非同一般,放眼全球以新加坡、中国香港、纽约港为代表的自由贸易港均是全球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今天小编就为各位呈上干货文章,为大家细细梳理一下新加坡自由贸易港的发展历程与建设经验。

1969年,新加坡以通过《自由贸易区法》为标志,开始自由贸易港建设历程,裕廊工业区的裕廊码头成为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此后,新加坡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愈加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宽松的开放政策环境,并配以投资、金融、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服务,一举成为全球制度最完善、开放程度最高的自由贸易港。

总结起来,新加坡自由贸易港的快速发展最主要得益于其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

第一,高度发达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对大部分进口货物采取零关税政策,与英、法、德等50多个国家签订了豁免双重征税协定,与中、美、日、澳等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构建起范围广泛的自由贸易网络,密切了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联系。此外,加坡积极构建投资优惠协定,最大化地保护境外投资者商业利益,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8营商环境报告》,新加坡的营商环境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位列第二,为企业在新加坡开展业务提供了优越的制度条件。为了促进贸易的便利化,新加坡于上世纪80年度就在全球率先搭建了贸易管理电子平台,连接海关、税务等35个政府部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通关服务。

第二,准入限制最少的外商投资政策。在新加坡创办企业手续简单,费用低廉,对注册资本要求较为宽松,且基本没有对日常经营活动过度约束。除国防和个别特殊行业外,在外资准入、及投资方式方面没有限制,并通过多项奖励措施,吸引跨国企业到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或功能性机构。为鼓励对外投资,还为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及信贷、商业信用保险等方面的基础服务,为本土企业的国际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第三,给予企业最优惠的税收支持。新加坡不对企业经营资本利得征收额外赋税,同时,对在其境内投资的外国企业或机构提供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在新加坡以外发生的业务交易利得无需向新加坡政府纳税。为鼓励转口贸易发展,新加坡还专门划定免税区,在该区域内商家可以对任意产品进行存放、改装、分拣和再出口。

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优势,就是新加坡便捷的交通条件。以港口而言,新加坡已经与全球超过 120 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建立了联系,平均每小时有25艘船抵达或离开新加坡港;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更是亚洲重要的航空枢纽,航线通达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 多个城市。

联系我们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