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营销杂谈

行业内幕:表面对手,实则帮凶,蒙牛伊利“互相炒作”

        蒙牛伊利这对乳制品行业冤家,以相近企业规模,相似商业模式、产品生产流程及定位、目标客户群,同档位的经销零售商等诸多方面,原本应该存在非常激烈的竞争。传统观念中,旗鼓相当,战争结束必有一亡,由此才能消除对手威胁,维护自身利益最大化,稳定在该领域里优势地位。
然实际情况呢?随着近些年乳制品行业的发展,蒙牛伊利之间之战在市场规范下一直友好而激烈的长存着,于是他们都耗跨了吗?当然 并没有!
        结果是,乳制品市场迅速扩大,消费人群不断增长,行业技术日益创新,人们爱喝奶喝好奶、企业还嗖嗖进钱,由此也需要更多养牛工挤奶工,顺带帮国家缓解了就业问题。生动诠释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蒙牛从1999年到2001年的销售收入实现了由4365万到8.5亿的跳跃式增长,与此同时,伊利在蒙牛的穷追猛赶下,也以近100%的年销售收入增长率大步挺进。和林县畜牧业在蒙牛的投资发展下,增加奶牛56000多头,月入奶款2000多万元,仿佛打开新世界。
        假设换另一情况,为了win,出场就大打出手,不惜头破血流,人愤怒,牛也不高兴,奶也不好喝,人寒心,牛更寒心。严肃点就是,会出现某一家短时间内的效益提升,但会抑制行业长期发展,甚至出现市场萎缩,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我认为,这个案例的核心问题在于合作共赢,共赢旨在实现总利益的增长,由此带动个体利益的提升,创造良性市场环境,倘若没有蒙牛,伊利的销售收入也不会达到近100%的年增长率;而纯粹竞争是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行业内部个体利益的横向流动,只能得意一时。
        当然除了扩大行业市场外,合作共赢有多“暖”,还有这两点:
        对企业内部而言,激励推动技术创新和效率品质提升,增加员工积极性和危机感,让其时刻被包围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不努力就会被淘汰”的进取氛围中;
        就企业整体来说,通过持久的良性竞争,可以对品牌宣传、知名度提升、促使消费者主动了解产品等方面都起到一定作用,甚至产生“相互炒作”的效果,相比于纯粹打压式的竞争手段,这种戏份就显得略高级。
        与传统推广销售模式相比,营销对市场的动态把握和全局性有更加深入全面的考虑,以合作共赢为终极目的的竞争才能推动整个行业,包括行业内成员的长远发展。

联系我们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