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营销杂谈

商业逻辑:可怕的定倍率

随着科技的发展,民众生活水平和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的购买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越来越多人不再满足于“物美价廉”的大众产品,而是开始热衷于价格昂贵的奢侈品牌,并美其名曰“一分钱一分货”。这一消费行为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说是社会经济水平的进步,但是在浮夸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是否真的存在“一分钱一分货”的等价交换呢?

据悉,某国际知名品牌鞋子在专卖店的折后售价为2182元人民币,但是该款鞋子在京东平台上的售价只有1188元人民币,线上消费平台与实体门店的差价竟达到了一倍之多,然而,这并不是该产品的成本价,据内部权威人士透露,该款品牌鞋的成本价只有300元人民币左右,也就说门店销售价格比产品的成本价格高出了7倍左右。但是不论是门店定价还是线上平台销售,他们的定价标准并非“无理取闹”,除了鞋子原本的价值之外,线下门店还需要支付店租、人工费以及各类运营费用,而京东平台虽然简化许多运营流程,但是依然采用了高出成本价较多的定价,因此,所谓的“一分钱一分货”在专业经济学家的眼中亦不过是一场市场营销的泡沫,“定倍率”也由此孕育而生。

何谓定倍率?顾名思义,商品销售价格除以成本价格后得出的数值就是定倍率,比如一件成本价1元的商品在市场上标价10元,那么这款产品的定倍率就是10倍。目前市场上定倍率较高的两款产品主要是鞋服和美妆产品,分别达到五到十倍、二十到五十倍。

综上所述,定倍率不仅是一件产品性价比的体现,在同类产品竞争中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学习生活中的必需品书本为例,《不需要的战争:丘吉尔亲述二战》一书在新华书店的定价为42元,当当网因为省去了线下的人工费用和门店运营成本,售价为26元,以6折出售,而在kindle电子书商城购买概述则只需20.98元,省略纸张的印刷费用后定倍率可谓是达到了业内最低。

那么许多人不禁会问,定倍率越低是否越受市场欢迎?其实不然。定倍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性质,如果你拥有的是一家创新企业,同时拥有一批国家级的专利技术产品,那么不凡大胆提高定倍率,这不仅是对智慧成果的尊重,也是激发社会创业创新的动力;如果你的企业追求生产效率,倡导薄利多销,那么则可以适度的压低定倍率,用低价俘获市场的“芳心”。

问题:定倍率和毛利率的差异是什么呢?

定倍率是站在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去分析和衡量的一个概念,而毛利率则是处于产业链中的某一个环节或企业其利润相对于成本的一个概念,两者视野和思考的维度与层次不同。
对于单个企业来说,毛利率不高,不代表这个产品的定倍率不高。甚至有时只能代表,你可能是这个产业链价值较低的一环而已。

 

问题:了解了这个差异,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对于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在努力通过改善企业内部经营提升产品自身溢价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尝试着站在产业链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产业链和企业自身在其中所处的位置,从而调整企业的策略和战略方向,活在未来。
对于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相对较强的大型企业,以及立志想做行业颠覆者的企业来说,从定倍率的角度去剖析产业链,价值无疑会更大。

联系我们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