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9月24日,美国宣布对我国的2000亿美元输美商品征收10%的关税,而中国也将对美国6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这对我国经济将产生深远影响,那么企业该如何做好应对工作?
短期内,出口企业首先应该做到“防患于未然”,充分了解美国的相关政策和规则,做到知己知彼,并随时关注市场变化,对相关变化作出快速、有效反应。政府也应构建政行企“三维一体”的应对机制,、贸易行业协会、外经贸企业为主的产业安全预警系统,针对重点贸易战行业,做好风险防范。
长期内,则可以实施以下三大战略,规避贸易战带来的损失:
1、实施多元化营销。
美国是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美之间产品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市场相互依赖。随着贸易战形势日益严峻,一大批企业出口受阻,因此要积极拓展印度、土耳其、阿根廷等新兴市场国家,避免出现目标出口市场过度集中的问题,防止依赖某个国家扎堆出口。同时大力度培育自由品牌的同时,主动分散出口市场,实现多元化营销策略,把握出口节奏,慢慢培育新兴市场,以求实现合作共赢。
2、融入全球价值链。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通过全球价值链分工对资源进行再配置,把控高附加值环节,并把低附加值的生产工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我国企业承接低端生产,便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虽然获得了表面上的赢得了顺差,但实际低附加值所带来的利润微乎其微。因此,企业应主动融入国际产业链,加强技术研发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从而拓展“微笑曲线”的两端,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产品,通过学习模仿和制造业经验沉淀,培育自有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
3、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在把握产业链竞争优势的基础上,企业可以利用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通过当地生产满足当地的市场需求,通过组建跨国公司投资建厂的方式,让资本、技术、知识、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价值链的范围内重新分工。同时可以将附加值相对较低、已不具备相对优势的生产工序转移到某些要素禀赋丰富的签发达中国家,再把该国作为产品价值增值地和出口平台,避免直接从中国出口而遭遇高额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