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就市面上大量无效甚至负效的广告文案,可以分出很多种类,也可以说出很多问题,但所有这些其实都可以归结为两点,没错,就是最“傻”最基本的两点:
一.没有把握“销售产品”的核心目标,无论是创意过剩还是产品戏份太少,又或创意没有与产品建立足够联系,引导大众视线,激发购买欲望等等问题,都是因为没有牢牢守住“卖产品”的本分,那么再炫再酷,也没用。这点可以说强调的是在主体之一,产品。
二.没有换位思考。无论形式还是内容上,只要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a.你要卖的是什么?
b.要卖给谁?谁会买?
c.为什么要买?广告能否让他们看懂,又能否打动他们?
老生常谈的几个问题,就像数学老师讲了无数次的公理,还是不停有人出错,学生长大可以不擅长选择不学数学,但既然选择卖产品,做广告,这个问题还没想好,是不是很打脸?
还要讲下,以上提到的两点,是我们很多人熟悉烂了的,可是为什么还要再拿出来说呢?是因为我始终觉得很多问题的出现源于轻视,而非不知,尤其很多人越是专家反而越爱“轻视”,所以反复用最基本的原则去衡量把控也不可少。
非常抱歉,说了一堆没用的,但在我看来,却无比重要,或许它无法帮助你直接产出有效内容,但却能帮你衡量不同要素的优先级,把关筛选无效作品,换个角度,当你有几个方案,可供抉择时,试试用它帮你做个排除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