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前篇,下面再提三个小技巧:
五、使用简单词汇。如果你在写一篇面向大众的广告文案,可以选择口语化,就不要学术或者装高级,比如:用帮助替换协助,用购买替换消费,用说、讲替换提出。倘若你都不喜欢一个故作深沉的文章,就也平易近人些。
六、避免专业术语。与上面类似道理,尽可能通俗易懂好接受,区别是上面故作深沉,不说人话,这个就是真的涉及到专业性较强的内容,但只要站在读者角度思考,很多专业词汇是可以找到生活化的近义词替换的,当准确性和易理解性冲突时,要可着先需要的,理解是第一步,你的读者看都看不懂,准确性有什么意义呢?
七、避免无用字词。虚词、转折词、连接词,常见有“嗯啊哈”“然后”“但是”“因为”“就是”,这种词汇在文中有些地方是不需要的,尝试去掉后,如果不影响语意表达,完全可以删减。还有些近义词重复表达,比如“可能大概”“大约左右”,还有些可以精简的过于口语化的词组,比如“有这么一个的”完全可以只写“一个”。
该篇提到的三个技巧,都是用词表达方面的。每篇文章都非一次成型,第一遍自然流露,必然会多写些内容,这就需要反复修改,精简无用内容,有些原则会与文章表意冲突,或者两个原则间冲突,需要反复推敲选择,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力求达到“加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