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抖音营销在某种程度上跟微博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思路大致都是通过高度曝光率引流,再通过互动加深粉丝黏性,最终实现平台间的流量的输送。因此,绝大多数的游戏大号一开始在抖音上的运营理念完全模仿微博运营的套路,但是最终我们却发现,这一运营结果收效甚微,并未实现新的营销平台的上的流量突围。
首先,厂商大号最开始出现了集体“扑街”的悲惨局面,其中网易、英雄互娱、360游戏这一类游戏大厂都没能激起水花,其中点赞甚至没有破万,粉丝数量也平平的不足1000,与微博的官方账号的大规模粉丝流量相比,抖音号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了点。游戏厂商的“扑街”对想要在抖音平台上有一番作为的游戏厂商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
由于无法给厂商创造有用的营销价值,抖音上的游戏厂商大号基本都是处于被搁置的状态,而疏于管理又反过来使得抖音号缺乏高质量的内容输出,粉丝流量出现漏出。这样循环下去,游戏厂商大号在抖音平台上实在是很难做出成绩。
反观一些比较活跃的游戏大号,取得的成绩就相对让人满意了一些,而《荒野求生》、《绝地求生》等热门游戏更是成功做成了百万级别的大号。但是内容营销真正做到效果突出的游戏大号仍然十分有限。
与微博营销相比,游戏大号在抖音平台的营销内容相对单一了一些,再缺乏新颖的创意支撑的话,很难在抖音这样一充满趣味性内容并且处于野蛮生长的粗放式发展的平台上,俘获粉丝的注意力。而且抖音号的独立性相对较强,厂商大号之间以及厂商大号和其名下游戏之间无法互相引流和粉丝分享,这种联动机制的缺乏导致每个官方账号只能独立运转独立通过营销策划去进行粉丝流量的获取,难度很大,可行性相对小了很多。
虽然抖音上各家早已打得一片火热,但是进行平台筛选的时候一定要分析好自身和平台之间契合的优势、需要弥补的劣势,以及要开拓出切实可行的新营销模式。如果没做好准备贸然进入的话,最后就只能是凉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