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凭借其强大的链接功能,正在成为开展对外贸易重要的载体平台,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这冲淡了展会这种供需对接传统形式的光彩。不过对于企业而言,展会具有客流、信息流高度集中的优势,参加展会仍是与客户面对面沟通交易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推广产品,提高知名度,也是拓宽出口的有效途径。
参加展会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捷径,在客户与企业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更能让客户直观的了解企业文化,其宣传效果可能远胜于间接的广告。对于新企业而言,可以在较短时间被上下游客户了解,在众多竞争对手当中脱颖而出;对于老企业而言,经常参加一些有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展会,与客户建立维护长期的合作关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加展会还给企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调研机会。一方面,可以在展会现场了解行业的发展前沿,也可以方便的获取竞争对手的产品信息,对比自身,明晰今后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通过与客户的交流及时了解市场需求趋势,识别潜在客户,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企业在展会选择上,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费用应该是企业参展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展费是与市场潜力挂钩的,费用高自然客户层次、合作意向达成相应就会高。因此不能单以费用高作为选择展览会的标准,需要综合考虑投入与产出。同时,参展费用高,主办方所提供的宣传、信息等各项服务相应会好,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展费低了,相应的服务也缩水了,无法保证给参展企业带来好的效益,这样的展会毫无效果。
其次,企业参展要想低投入高产出,就要明确参展目的,是新品宣传推广,还是联络客户,亦或是收集市场信息。一旦确定参展目的,就要按图索骥。比如预设目标是吸引潜在客户、开拓市场,那就要分析展会的潜在客户会不会来、对什么感兴趣,可以以往届展会的历史数据为依据,分析得出结论,据此判断是否参展。
再次,展会的专业性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综合类大型展会客流量确实大,但同时也比较“杂”,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还是“术业有专攻”的,参加综合类展会常被淹没在众多品牌中,不能凸显自己的优势,缺乏营销的针对性。因此企业想要通过参加大展一举成名是不现实的,花费同样的精力倒不如多参加一些小规模、有聚焦的专业展,做精准营销。
最后,在参展过程中,必须注意细节,维持良好的展位形象。工作人员要有饱满热情,与客户诚挚交流,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展示工作上,对企业与产品进行咨询,耐心地回答有关问题,提升他们对本企业的信心,切勿弄虚作假、夸大其词。
大多数情况下,展会结束才是真正业务的开始,因此做好客户的跟踪与维护工作,达成参展的初衷,也是尤为重要的。